类型
书籍
状态
todo
次数
上篇 微观机制
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
要理解政府治理和运作的模式,首先要了解权力和资源在政府体系中的分布规则,既包括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布,也包括同级政府间的横向分布。
发展经济是政府的核心任务,而招商引资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
了解招商引资,是理解地方政府深度融入经济发展过程的起点。
第一节 政府治理的特点
即使在省级层面上也时有重大变革,如1988年设立海南省、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。而最近几年提出的“长三角一体化”“粤港澳大湾区”等国家战略,也会对现有行政区域内的权力和资源分配产生深远影响。
中央与地方政府。央地关系历来是研究很多重大问题的主线。一方面,维持大一统的国家必然要求维护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;另一方面,中国之大又决定了政治体系的日常运作要以地方政府为主。
党和政府。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是政治生活的主题。简单说来,党负责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,政府负责执行,但二者在组织上紧密交织、人员上高度重叠,很难严格区分。
条块分割,多重领导。我国政治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“层层复制”:中央的主要政治架构,即党委、政府、人大、政协等,省、市、县三级都完全复制,即所谓“四套班子”。这种从上到下的部门垂直关系,被称为“条条”,而横向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的政府,被称为“块块”。大多数地方部门都要同时接受“条条”和“块块”的双重领导
上级领导与协调。在复杂的行政体系中,权力高度分散在各部门,往往没有清晰的法律界限
若是部门事务,本部门领导就可以决定;若是经常性的跨部门事务,则设置上级“分管领导”甚至“领导小组”来协调推进。比如经济事务,常常需要财政、工商、税务、发改委等多部门配合,因为发展经济是核心任务,所以地方大都有分管经济的领导,级别通常较高,比如常务副市长(一般是市委常委)
官僚体系。所有规章制度都必须由人来执行和运作。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的人手中,效果可能完全不
第二节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
一件事情该不该由地方自主决定,可以从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。若此事只影响本地,没有外部性,就该由本地全权处理;若还影响其他地方,那上级就该出面协调。
若因行政区域太小而导致影响外溢、需要上级协调的事情过多,本级政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
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边界
以公共物品的规模经济和边界为切入点,也可以帮助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分工上的一些差异。
国防支出、中小学教育、教材内容
所以教育的日常支出虽由地方负责,但教材编制却由中央主导
人口密度、地理与文化差异